白子超
  八佾篇載:祭如在。網路行銷祭神如神在。子曰:“吾不與祭,如不祭。”
  對前兩句,學者有兩種認定,一是《論語》記錄者引用流傳的古語,二是《論語》記錄者描述老師生前好房網情狀。本文采納後者。首句之祭,指祭祖先的家祭;次句指祭各種外神。否則,沒必要重覆。此說有理。與,應讀第四聲,動詞,參與,在其中。
  用現代漢語複述此章:先生祭祀祖先時,好像祖先就在眼前。祭神時,好像神就在那裡。先生還說過:“我不親自參加祭祀,那就如同沒祭祀製冰機出租一樣。”
  “祭神如神在”曾被拙文提及,但整章文字未詳解,故特作本文。學習此章,第一感覺是孔子對祭祀十分重視。祭祀乃“禮”貸款之不可或缺的內容和環節,孔子重禮,必然重祭。“國之大事,在祀與戎。”(《左傳·成公十三年》)祭祀是當時國之大事,同時亦是家之大事、人生之大事。孔子任魯國司寇,必參加朝廷一系列祭祀典禮;此外,孔府生活中以及孔子周游列國時,都不會沒有必要的祭祀活動。而每一次祭祀,孔子都很認真、嚴肅、誠心誠意。孔子還認為,祭祀需親力親為,不可由他人替代;代祭,等於沒祭。
  深入學習此章,可從“祭如在”“祭神如神在”的口吻、景觀設計語意中體味孔子對鬼神的態度。此處之“如”,似、像之義,副詞,作狀語,表示“在”的形態。“如在”是似乎存在、好像存在,說明態度之虔誠,並不是認為鬼神肯定存在。更確切地說,事實存在,不可能有“如在”之說,只有事實不存在,才會有“如在”。聯想到孔子所說“敬鬼神而遠之”(雍也篇),“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”(先進篇),“子不語怪、力、亂、神”(述而篇),可知孔子雖未斷然否認鬼神存在,雖尊重敬鬼神之傳統禮儀,但卻主張遠鬼神,不必總想著侍奉鬼神,而且不談論鬼神。其中,大有可琢磨之處。
  孔子一方面遠鬼神,一方面重視必要的祭鬼神,說明他對鬼神的認識不可一言以蔽之。愚以為,從有神論到無神論,是質的變化,而孔子則處於此變化之臨界點。具體地說,孔子錶面上尊鬼敬神,但內心對鬼神是懷疑的。只不過他還有些猶豫,未能公開與鬼神決裂。作個比喻,好像蟬蛻將近完成,尾尖尚存勾連。或者說,藕斷絲連。
  (原標題:“祭神如神在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f32hfwfb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